12月20日,伟德官网地址多少邀請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朱曦教授開展了《走向卓越:從師範生到專家型教師的修為之路》的專題講座,朱曦教授結合自身40多年的教學經驗,為2023級新入學的師範生們帶來了師範生專業成長的全新思考。
講座分為“卓越教師具有什麼樣的品質”和“如何逐步成長為卓越教師”兩個方面。
講座第一部分,朱曦教授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各重要會議中對于教師工作的要求,強調了教師的工作不僅僅在于成為一名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更應當成為一名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師最重要的工作在于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能不能做一名好老師,在于是否能夠對自己的職業、專業有足夠的信仰,在于是否具備師德師風成就這一偉大的事業,是否能從專業中獲得幸福感。
接下來,朱曦教授從師範精神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出發,講述了我國師範教育的源頭,使學生從教育曆史的維度更加深刻體會了師範生的人格精神,明确了師範精神所代表的表率和示範作用,也更加認識到“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
接着,朱曦教授從多個視角出發,向大家詳細闡述了教師的核心素養。根據雅斯貝爾斯的經典著作《什麼是教育》,闡明了卓越教師自我建構的原點是關于真善美教育價值觀的建立,教師的卓越應該包括不斷成就自己的職業人格,并能不斷地成就兒童的成長。根據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形成的研究報告,教師核心素養的框架可以從“人與工具”“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三個維度進行思考。學前教育師範生學習的各種藝術技能可以視為“人與工具”的關系,而如何欣賞和表達則可以視為“人與自己”的關系,如何最終将其發展為自己的專業促成兒童的成長則可以視為“人與社會”的關系。因此,核心素養代表了一系列知識、技能和态度的結合,它是可遷移的、多功能的,是些素養是每個人發展自我、融入社會及勝任工作所必須的。所以教師的核心素養也即對于所有知識、能力的融合,成為卓越教師需完成身份認同、角色認同和專業自覺。
之後,朱曦教授呈現了學前教育專業認證标準的相關要求,包括培養目标、師德規範等,從大框架上讓大一的新師範生們更加清楚了學前專業的四年學習需掌握的多維能力。
講座第二部分,朱曦教授主要從教師專業成長的四個階段:職前關注、早期求生關注、教學情境關注、關注學生展開,和大家分享讨論了處于職前關注階段時,需要做的一系列準備和學習工作,通過波斯納教師成長的公式,得出教師專業的成長=經驗行動+反思研究。對于兒童最好的反思研究即為觀察,強調了卓越教師的修煉從理解兒童開始,通過理解兒童,不斷建構自己的價值信念,增長自己的實踐知識,培養獨立思考的思維品質,增強自身的情感意向和審美趣味。
講座結束,學前專業的新師範生們從講座中獲得了更多的思考和信念,相信也會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走向自己的卓越,追求專業自覺和職業生涯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