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勞動具有複雜性、長期性等特點,作為未來的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們首先要建立對教師職業的正确觀念,形成教師角色意識,樹立教師的職業信念。
4月12日下午,伟德官网地址多少邀請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朱曦教師開展題為“教師情感與兒童情感教育”的講座,從教師情感能力發展角度豐富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教師專業能力的理解。
首先朱教授提出了一名優秀老師的理想:“做有詩意的老師,做有意義的事業,做有信念的教師,做有情懷的教師”,一個優質的教師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教師,教師在課堂中鮮活的故事和案例則和我們的情感聯系一起。教師與學生情感上的認同,是一種更加緊密的聯系,能夠促進建立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
人的行為伴随着情感。朱教授借用歌德名言“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長青”解釋了情感之于人類的意義。特定的人、事、物會引發我們情感,而情感反過來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教師是一個需要傳遞情感的職業,情感能力對于教師而言的意義不言而喻。教師的情感不僅僅包含情緒,例如喜怒哀樂,它還包含着我們所具有的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等文化社會層面的感受。教師情感勞動是教師為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對自己情感進行必要管理以表達出合适的情感過程。朱教授列舉了許多鮮活的教學案例,形象生動地體現了教師情感能力對學生發展的深遠影響。
最後,朱教授強調了培養教師情感能力的重要性。情感能力是幼兒教師的專業核心素養,是一種高級的教育力量。從人際互動視角出發,教師情感勞動通常發生在與幼兒、與家長以及與同事的溝通中。學會管理和調節自身的情緒和情感能夠幫助幼師拉近與幼兒的距離,與家長建立信任的關系,和同事建立高效的合作關系。懂得如何關愛學生是實現教書育人的關鍵。教師的情感能力往往體現在一舉手、一投足,日常的生活行為之中,這更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同學們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習慣和素養,增進情感能力的培養。
講座之後,在場學生對于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講座内容增強了學生對于教師這個職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停留在理論知識還遠遠不夠,需要保持積極自我學習狀态,發展自身的情感能力,重視綜合素質的提升。
(文字/圖片:蔣若星 審核:鮑文娟)